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
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
扎根大山写答卷,情系新寨焕新颜走进广西百色市(bǎisèshì)田林县(tiánlínxiàn)高龙乡新寨村,3800多亩糖料蔗拔节生长、翻涌绿浪,村部(cūnbù)屋顶67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fādiàn)板在阳光下泛起熠熠(yìyì)蓝光,农家书屋里暑期返乡的孩子们捧着崭新的读本笑逐颜开。自202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杨岳主动请缨接过(jiēguò)乡村振兴“接力棒”,从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转变为桂西边陲山村第一书记,转变的是(shì)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担当。两年间,杨岳用脚步丈量民生民情,以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将一桩桩“心头事(shì)”办成了村民交口称赞的“暖心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驻村工作答卷。
枝叶关情,“铁脚板(tiějiǎobǎn)”踏出民情图
杨岳的驻村工作法朴素而扎实。两年来,他穿山越岭(chuānshānyuèlǐng),入户遍访,笔记本(bǐjìběn)上记满(jìmǎn)了209户村民的“急难(jínàn)愁盼”:平爱屯(píngàitún)油茶基地雨季运输困难,弄庭湾屯枯水期饮水告急,高龄老人养老认证不便,留守在村青少年沉迷手机……这些“问题清单”都化作了“为民办实事”的行动指南。
杨岳争取帮扶(bāngfú)资金97万元,硬化(yìnghuà)油茶基地产业路1.9公里,打通“主动脉(zhǔdòngmài)”,完善“微循环”,为沿路群众发展山茶油、糖料蔗、杉木林产业提供了极大便利;他奔走争取兴建水利项目,新建水池及过滤池3个、铺设管网近3公里,使得旱季清泉顺利流入百姓农家院;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变身“移动服务站”,上门为高龄老人办理养老社保待遇认证,联系乡(xiāng)卫生院到(dào)村开展重阳节健康义诊,联合广西(guǎngxī)红十字会向监测户(hù)、低保户发放爱心捐赠物资;他创建临时团支部(tuánzhībù),组织暑期返乡学生开展“七彩夏日润童心”系列团建活动,并连续两年(liǎngnián)累计为31名应届毕业中学生举办集体升学礼。
平塘屯独居老人吴莲英原有(yuányǒu)的简易厕所(cèsuǒ)因灾受损,如厕难题成了她的生活困扰(kùnrǎo)。得知情况后,杨岳(yángyuè)立即向上级争取闲置的移动板房厕所,并驱车往返三十公里将材料运输安装到位。老人抹着泪感激地说:“杨书记是真把老百姓的事情记心上,把我们这些村民当亲人!”
杨岳入户了解(liǎojiě)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卞先银 摄
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甜产业”结出致富果
乡村振兴(zhènxīng),产业(chǎnyè)是关键发力点。新寨村(xīnzhàicūn)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呈现“散(sàn)、小、弱”的困局。新寨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下定决心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养殖生猪的传统,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领村民从“甜蜜产业”里找出路。
杨岳(yángyuè)到任后,通过实施“书记领办”项目,协调流转16亩闲置土地用于村集体自主经营种(zhǒng)植糖料蔗,首年便实现村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增收4万元。同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良种推广和科学种植,与糖厂开展订单农业,打消了群众(qúnzhòng)“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在村(cūn)集体带动(dàidòng)下,蔗农从2017年最初的10多名(duōmíng)党员户发展到全村130余户农户(含脱贫监测户18户),糖料(tángliào)(tángliào)蔗种植面积达3800多亩。如今,一到榨季,新寨村田间地头一捆捆糖料蔗整齐排列,满载甘蔗的货车接连不断将“甜蜜”原料源源不断地送往(sòngwǎng)糖厂。今年榨季,新寨村糖料蔗产值首次突破700万元,蔗农户均收入5万多元,带动劳动力务工收入1.1万余元。
新寨村“书记领办”村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糖料蔗种植示范区。卞先银 摄
善治善为,“小积分(jīfēn)”撬动大变革
“纠纷化解计5分,庭院美化奖(jiǎng)10分!”在新寨村“爱心超市”,当地村民兴高采烈地用积攒的公益积分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据悉(jùxī),新寨村根据上级下拨经费情况并结合村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收益分配(shōuyìfēnpèi),每年安排不低于8000元奖励额度用于“爱心超市”积分兑换。
“小积分”兑换“大文明”,“小项目”带动“大转变”。杨岳以“积分评议、公益兑换”为(wèi)切入点,以“党员示范、全民参与(cānyù)(cānyù)”为着力点,以“党建引领、基层善治”为落脚点(luòjiǎodiǎn),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纠纷调解(tiáojiě)、技能学习、移风易俗等人居环境建设和乡风文明涵养过程中(zhōng)。在群众的(de)积极响应下,新寨村成功实施院落整治美化、村屯道路硬化、排污沟渠净化(jìnghuà)和太阳能路灯亮化等一批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庭院经济发展的惠民工程,形成了“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的示范效应,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走在今日新寨,一幅产业兴、乡村(cūn)美、农民富的甜蜜画卷正在山村悄然舒展。提起新寨村的喜人(xǐrén)变化,村支书董泽华感慨万千:“以前(yǐqián)的新寨村是去(qù)县城要四五个小时车程的偏僻山村,下雨泥巴路,出门都犯愁。现在,咱们新寨村成(cūnchéng)了远近闻名的红旗村、文明村,日子是越过越舒坦!”
如今,杨岳第一书记的(de)两年任期届满(jièmǎn),已重新回到监督执纪执法岗位。他的驻村(zhùcūn)答卷上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yǒudeshì)甘蔗田里的汗水、连续调解时的沙哑、为群众奔忙时的尘土,有的是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倾情投入、勉力工作的身影。“让村民笑容更甜、日子更暖,就是我最好(zuìhǎo)的答卷。”回望群山环抱的村落,这位纪检监察干部目光坚定从容,充满(chōngmǎn)力量。
走进广西百色市(bǎisèshì)田林县(tiánlínxiàn)高龙乡新寨村,3800多亩糖料蔗拔节生长、翻涌绿浪,村部(cūnbù)屋顶67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fādiàn)板在阳光下泛起熠熠(yìyì)蓝光,农家书屋里暑期返乡的孩子们捧着崭新的读本笑逐颜开。自202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杨岳主动请缨接过(jiēguò)乡村振兴“接力棒”,从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转变为桂西边陲山村第一书记,转变的是(shì)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担当。两年间,杨岳用脚步丈量民生民情,以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将一桩桩“心头事(shì)”办成了村民交口称赞的“暖心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驻村工作答卷。
枝叶关情,“铁脚板(tiějiǎobǎn)”踏出民情图
杨岳的驻村工作法朴素而扎实。两年来,他穿山越岭(chuānshānyuèlǐng),入户遍访,笔记本(bǐjìběn)上记满(jìmǎn)了209户村民的“急难(jínàn)愁盼”:平爱屯(píngàitún)油茶基地雨季运输困难,弄庭湾屯枯水期饮水告急,高龄老人养老认证不便,留守在村青少年沉迷手机……这些“问题清单”都化作了“为民办实事”的行动指南。
杨岳争取帮扶(bāngfú)资金97万元,硬化(yìnghuà)油茶基地产业路1.9公里,打通“主动脉(zhǔdòngmài)”,完善“微循环”,为沿路群众发展山茶油、糖料蔗、杉木林产业提供了极大便利;他奔走争取兴建水利项目,新建水池及过滤池3个、铺设管网近3公里,使得旱季清泉顺利流入百姓农家院;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变身“移动服务站”,上门为高龄老人办理养老社保待遇认证,联系乡(xiāng)卫生院到(dào)村开展重阳节健康义诊,联合广西(guǎngxī)红十字会向监测户(hù)、低保户发放爱心捐赠物资;他创建临时团支部(tuánzhībù),组织暑期返乡学生开展“七彩夏日润童心”系列团建活动,并连续两年(liǎngnián)累计为31名应届毕业中学生举办集体升学礼。
平塘屯独居老人吴莲英原有(yuányǒu)的简易厕所(cèsuǒ)因灾受损,如厕难题成了她的生活困扰(kùnrǎo)。得知情况后,杨岳(yángyuè)立即向上级争取闲置的移动板房厕所,并驱车往返三十公里将材料运输安装到位。老人抹着泪感激地说:“杨书记是真把老百姓的事情记心上,把我们这些村民当亲人!”
杨岳入户了解(liǎojiě)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卞先银 摄
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甜产业”结出致富果
乡村振兴(zhènxīng),产业(chǎnyè)是关键发力点。新寨村(xīnzhàicūn)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呈现“散(sàn)、小、弱”的困局。新寨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下定决心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养殖生猪的传统,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领村民从“甜蜜产业”里找出路。
杨岳(yángyuè)到任后,通过实施“书记领办”项目,协调流转16亩闲置土地用于村集体自主经营种(zhǒng)植糖料蔗,首年便实现村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增收4万元。同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良种推广和科学种植,与糖厂开展订单农业,打消了群众(qúnzhòng)“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在村(cūn)集体带动(dàidòng)下,蔗农从2017年最初的10多名(duōmíng)党员户发展到全村130余户农户(含脱贫监测户18户),糖料(tángliào)(tángliào)蔗种植面积达3800多亩。如今,一到榨季,新寨村田间地头一捆捆糖料蔗整齐排列,满载甘蔗的货车接连不断将“甜蜜”原料源源不断地送往(sòngwǎng)糖厂。今年榨季,新寨村糖料蔗产值首次突破700万元,蔗农户均收入5万多元,带动劳动力务工收入1.1万余元。
新寨村“书记领办”村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糖料蔗种植示范区。卞先银 摄
善治善为,“小积分(jīfēn)”撬动大变革
“纠纷化解计5分,庭院美化奖(jiǎng)10分!”在新寨村“爱心超市”,当地村民兴高采烈地用积攒的公益积分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据悉(jùxī),新寨村根据上级下拨经费情况并结合村集体经济(jítǐjīngjì)收益分配(shōuyìfēnpèi),每年安排不低于8000元奖励额度用于“爱心超市”积分兑换。
“小积分”兑换“大文明”,“小项目”带动“大转变”。杨岳以“积分评议、公益兑换”为(wèi)切入点,以“党员示范、全民参与(cānyù)(cānyù)”为着力点,以“党建引领、基层善治”为落脚点(luòjiǎodiǎn),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纠纷调解(tiáojiě)、技能学习、移风易俗等人居环境建设和乡风文明涵养过程中(zhōng)。在群众的(de)积极响应下,新寨村成功实施院落整治美化、村屯道路硬化、排污沟渠净化(jìnghuà)和太阳能路灯亮化等一批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庭院经济发展的惠民工程,形成了“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的示范效应,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走在今日新寨,一幅产业兴、乡村(cūn)美、农民富的甜蜜画卷正在山村悄然舒展。提起新寨村的喜人(xǐrén)变化,村支书董泽华感慨万千:“以前(yǐqián)的新寨村是去(qù)县城要四五个小时车程的偏僻山村,下雨泥巴路,出门都犯愁。现在,咱们新寨村成(cūnchéng)了远近闻名的红旗村、文明村,日子是越过越舒坦!”
如今,杨岳第一书记的(de)两年任期届满(jièmǎn),已重新回到监督执纪执法岗位。他的驻村(zhùcūn)答卷上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yǒudeshì)甘蔗田里的汗水、连续调解时的沙哑、为群众奔忙时的尘土,有的是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倾情投入、勉力工作的身影。“让村民笑容更甜、日子更暖,就是我最好(zuìhǎo)的答卷。”回望群山环抱的村落,这位纪检监察干部目光坚定从容,充满(chōngmǎn)力量。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